时间:2022-09-06 19:36:54 | 浏览:429
掌上春城讯 找准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这是古代的哲人遐思;找准改革支点,就能开创发展新局,这是今天的中国故事,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昆明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释放发展动能。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境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以全面深化改革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融入大局 拓展发展新优势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8月25日,中老国际物流通道货运班车(昆明往返万象)首班车从王家营中铁集装箱昆明中心站发车,此次货运班车满载总货值约300万元的机械设备、聚乙烯管材、纸箱等昆明产地货品以及全国各地汇聚到昆明的跨境电商产品,从中铁集装箱昆明中心站出发,经磨憨口岸至老挝万象;同时,满载铁矿石、木薯粉、橡胶等老挝特色商品,总货值约100万元的货运班车已从万象出发到达磨憨口岸,将集中到达中铁集装箱昆明中心站后分散发往全国各地。
就在不久前,在昆明市中心,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建设项目完成A塔楼和B1塔楼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一个又一个场景,构筑起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轮廓。
改革向纵深处发力,开放之门越开越大,高质量发展方能一往无前——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昆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由“大写意”转为“工笔画”。
5年来,昆明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努力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着力打造“一个枢纽”,全力当好“两个龙头”,积极搭建“三个平台”,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奋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昆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相继获批,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运行,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重要城市国际友城全覆盖。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5年来,昆明市以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关键领域制度创新为抓手,加快建立适应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42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激发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770.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5.3亿元,同世界20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109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分支机构在昆投资兴业,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4%,昆明的“朋友圈”已遍布五大洲,正加快从全国开放的末梢,跃升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
即将到来的10月,昆明市还将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昆明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中老国际物流通道货运班车驶出昆明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伟/摄
瞄准痛点 寻求突破添活力
昆明初步形成营商环境一体化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提升营商环境,如同“点穴通脉”,将激发和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简政放权动真格,职能转变出实招。全面深化改革,激活了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池春水。
“其实一直都想创业,但是总感觉注册公司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创业失败的代价也太高,现在开办企业居然3个工作日就能完成,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和出资期限的限制都取消了,以前挡在创业路上的‘坎儿’都消除了,还对创业者有很多优惠政策,所以我选择在这时候创业。”大学毕业才两年的杨梅感受到了改革的好处。
近年来,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抓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党政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便民利民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构建起了优质高效、公平有序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2018年,昆明市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出台昆明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印发精简审批要件和压缩审批时限事项清单,采取“六个一批”措施将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76项,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梳理公布614项“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清单,“3550”改革目标初步实现,市级在线办理事项达85%以上,在县(市)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市级部门设立行政审批处,基本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找茬窗口”,开展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价,针对痛点焦点优化提升服务质量。
2018年6月,在280多个参选城市中,昆明荣获“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称号,这为昆明市深化改革又注入一剂强心剂。
昆明深知,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改革,还在向着纵深推进。昆明的政务服务“七办”模式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并于2020年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称号。
盘龙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智能机器人引入政务服务大厅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伟/摄
改革惠民 提升民众获得感
连续3年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群众的获得感,检验着改革的含金量。
“在这里看书,既闻得到书香,也看得见乡愁。”这是安宁市民对“乡愁书院”的普遍好评。经过3年发展,目前,安宁市已有8个街道建起了“乡愁书院”,面向市民开放,成为当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文化惠民的重要途径。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5年来,昆明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体系改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模式在全国推广,获批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文化影响力城市”称号。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自2016年9月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来,昆明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增量扩优”工程,探索小升初、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三名”工程卓有成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持续增加,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6%。
医改被认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5年来,昆明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创新实施医联体、集团化办医模式,累计引进北京天坛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合作,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成为国家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中国健康之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提升至95%以上,连续3年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昆明行知中学课堂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密/摄
吹响号角 下好创新“先手棋”
昆明科技发展跑出“加速度”
改革的号角越嘹亮,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就越强劲。
在昆明改革攻坚的主战场上,创新创造蔚然成风。
有业界专家指出:未来,决定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很可能不再是机场客运量、本外币存款、GDP这些体现规模效应的大数据,而是一个听上去有些陌生的小数据——R&D。
昆明市科技统计信息中心相关人员介绍,R&D活动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三大科技活动主体是R&D主要统计对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是支撑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体现。
5年来,昆明全力推进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信息及芯片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六大产业创新中心以及科技服务业平台和科技合作交流平台陆续实现挂牌运营。
5年来,昆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快速发展,小微企业专利拥有量3年增长150%,在全国第二批15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二。今年7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公布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全国共有10个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业入选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名单,昆明“榜上有名”,其中云南共有3家企业上榜。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花卉产业的龙头企业,以云南现代花卉供应链“链主”企业入围“国家队”。
记者手记
改革惠民好事连连 春城人民幸福感倍增
40多年前改革开放从深圳发端,速度和效率成为中国追求的目标。
40多年后,地处中国西南部的昆明,继续接棒加力改革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块新高地之一,不断创造出深化改革的昆明新速度。
民之所盼,施政所依。
可能会有人觉得,深化改革离自己太远。怎么改、改什么、改出怎样的成效都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但事实却是,5年来,昆明坚持民生导向,抓实一批惠民改革,推出一批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交出了一张民生“含金量”满满的深化改革答卷。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
随着城市扩容发展,近年来,昆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人口急剧增多,教育资源总量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之间的差距日渐拉大,“入园难”“入学难”“择校热”等问题成为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关切。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盯基础教育发展的“堵点”和民生“痛点”,大刀阔斧、闯关夺隘,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现在出行真是太方便了。”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昆明市民的口头禅。随着公交都市的创建,昆明公交线路犹如毛细血管一样开枝散叶,覆盖了整座城市……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随着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昆明,民生改善,正合着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节拍,展开新蓝图、谱写新乐章!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双双
责编:李佳怡
编审:郑阳洋
终审:钱红兵
相关报道>>>
昆明:经济发展布局新产业打造新引擎
昆明:牢记嘱托践行新理念谋划新蓝图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龙泉积 2019年11月15日晚,昆明融创文旅城——大观楼3D建筑投影灯光秀在昆明大观楼公园绚丽举行。在昆明融创文旅城即将开业之际,以3D建筑投影灯光秀的形式延续昆明力量,照亮全城,向世界展示昆明作为世界旅居目的地的魅力所
昆明新房成交面积连涨2周!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周昆明新房成交面积达11.46万平,环比大涨28%。具体表现如何?接着往下看!成交面积连涨2周上周昆明新房成交11.5万平9月5日,克而瑞发布上周(8月29日-9月4日)昆明商品房成交报告。数据显
每日新鲜文旅资讯昆明文旅一网打尽今天是2022年9月5日星期一感谢关注昆明文旅<<昆明文旅资讯>>昆明入选全国热门旅行目的地前十 戳我了解详情日前,同程旅行联合腾讯发布2022暑期旅行报告。报告显示,今年6月以来,在国内主要旅行目的地中,昆
9月1日,由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昆明城市宣传语和标识征集活动正式启动,面向社会征集一句“昆明城市宣传口号”、一个“昆明城市形象LOGO”,旨在进一步提高昆明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激发市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据介绍
昆明市与外国驻昆领团招商推介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丁湘云 摄)昆明市与外国驻昆领团招商推介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丁湘云 摄)春城招待会暨“金点子”颁奖仪式现场(丁湘云 摄)国际青年集市(丁湘云 摄)为迅速学习传达贯彻市委十二届三次全
云南网讯(记者 刘畅)近期,中央网信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指导央视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了系列短视频《人民记忆:百年百城》。该节目从全国范围内挑选百座城市,围绕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民生、文化领域、生态文明、党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绕滇池而建,冬无酷暑,夏无严寒,一年四季都像春天一样,故有“春城”之美誉。昆明历史悠久,早在2200多年前,楚国大将庄蹻就在这里建立了“滇国”,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那么,您知道“昆明”这个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拍照打卡地昆明1903主题公园by 徐俊 云南FUN1903主题公园其实是个商业住宅区,它位于西山区滇池路与
春城昆明占尽了天时地利优势,这里“春季温暖,夏无酷暑,秋季温凉,冬无严寒”。要去昆明旅行,不妨试试下面的打卡方式DAY 1l 游滇池滇池是神一样的存在,来昆明必游滇池。游览滇池最好的方式,一个是坐上海埂公园的龙门索道,纵览整个滇池,在缆车上
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人称“春城”,这是昆明;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红嘴鸥展翅飞翔,还有那鲜花常开,天高云淡,世界地质奇观,这是昆明。昆明一直是贸易往来枢纽,不知走进昆明的你,能否发现独属于这里的无限魅力?昆明怎么玩?阿夏安心游分
在昆明畅玩三天,既可以感受到它既慵懒又快节奏的脉搏,还可以体会历史和时尚融合的调性,更有丰富的美食等着你来品尝。抓住时光,去一览彩云之南的风光吧。春城昆明,四季如同春天般温暖。如果去昆明旅游三天,要怎么安排路线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云南昆明
走在昆明的街头,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四季温暖如春。这里没有大理、丽江那么多的游客,与悠然的当地人擦肩而过,你会被这座城市的清新和闲适所感染。“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春城昆明有着无法比拟的闲适与安逸,在这里似乎时光都慢下来了。
“昆明有啥好玩的?”从现在起,如果你还在这个问题困扰,为找寻好吃好玩好耍之地发愁,那么到昆明市钱王街88号(昆明市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领取最新上市的昆明热门打卡地地图就对了!一张集合昆明25家特色餐饮的美食热门打卡地图,一张全民票选出来的3
昆明最佳旅游时间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6℃,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
近年来,云南依旧是热门旅行目的地,只是昆明却少被提起了,省会的风头似乎已经被丽江、大理盖过,真让人唏噓不已。我本人对昆明抱有很深的情感,但见风景依旧,人影已稀疏。恰逢高铁开通,为了让更多人在昆明短暂停留时,能有更好的旅行体验,我在此总结了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