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0 14:52:18 | 浏览:52
叮叮糖,是许多人的甜美的童年回忆
如今在昆明的街头,偶尔还能够听到,“叮叮叮,叮叮叮……”
田顺良背着背篓,小锤敲打着铁板,“叮叮叮,叮叮叮……”
1994年,24岁的田顺良放弃务农,从老家四川宜宾来到昆明,靠卖叮叮糖为生,一卖,就是23年。
23年来,昆明城变大了,楼房变多了变高了,他卖叮叮糖的方式却从未改变。
一个背篓装着七八斤叮叮糖,手里拿块小铁板,用一个小铁锤敲铁板。
他的行头也似乎没有改变过,一顶泛黄的草帽、条纹T恤、灰布裤、解放鞋。
田顺良租住在江岸小区,卖糖的路线在关上、黄土坡、北市区、火车站、世纪城、新螺蛳湾等地,每天行程大约20公里,叮叮叮的响声绵延20公里,香甜了沿路许多人的味蕾。
有孩子听见叮叮声,哭着喊着要糖吃。也有成年人想起童年的味道,买点叮叮糖打打牙祭。有一个老人听见叮叮声,骑着电瓶车一路追,追上田顺良买了一些糖,吃着糖,怀念童年的时光。
叮叮糖是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制成,据说不仅香甜可口,还有止咳、润肺、健脾和胃的功效。
田顺良在和顾客聊天时,总是不停地夸赞叮叮糖的这些效用。
一天到晚背着七八公斤叮叮糖,走街串巷做生意,从一个毛头小伙到中年大叔。他说他的腰没问题,只是背有些驼了。
2000年,田顺良在老家盖了新房,花了10万元。现在他有些后悔当年没有把在老家盖房子的钱,用来在昆明买房。到现在他还租房子住。
朴实、直爽、热情的田顺良,操着一口四川口音。刚到昆明卖糖的时候,一路走着,总觉得别人会耻笑他,害怕被城里人嫌弃。
后来,他自己想明白了:“旁人根本没怎么在乎我,我觉得别扭,都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
23年,昆明的变化很大。以前上公厕只要3分钱,现在要5毛。
在卖糖的过程中,他的背篓被城管抢过几次,一些商场、社区禁止他入内。但是这些不如意的事情,他从来不放在心上,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
2013年,他在路上卖叮叮糖时,被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婧遇上,宋婧拍了长约16分钟的纪录片,片名叫《田的城》。同年5月,云南大学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江田力看完这部片子后,想知道田顺良背后的故事。于是,用了10个月的时间,重新制作一部46分27秒的纪录片,片名还是叫《田的城》。
片子做好后,江田力专门制作了一份送给田顺良做纪念。“在老家过春节的时候,我都会放给亲朋好友看。”田顺良话里透着一股骄傲。
当年,田顺良出来打工时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依靠自己挣的这些钱,让女儿、儿子都能上大学,捧上铁饭碗。然而,事与愿违,女儿后来也出来打工了。儿子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20岁便结婚,之后有了小孩。
田顺良说,他喜欢昆明的气候,但是不知道自己能否会在昆明度过晚年。他和老伴儿一边帮忙带孙子,一边努力赚钱,希望能给孩子们买房,至于在昆明还是在老家,由孩子们自己决定。他说,等有一天自己背不动糖了,说不准会回老家种田。
云生万象
名家丨风物丨传奇
若你向往云南,我们带你与云南交朋友,
若你身处云南,我们带你与生活交朋友。
找个离昆明最近、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支起五颜六色的小帐篷,头顶星月满天,1、沾益海峰湿地“云南小桂林”之美誉。白天,在春光无限的水天倒映中肆意摆拍,挽起裤脚走进浅浅的水草中抓鱼摸虾……累了饿了,在附近的农家租个烧烤架,爽口地喝酒,大块地吃烤羊
本期嘉宾脱单编号:qw14516坐标:昆明她说:35岁没结婚,遇不到应该就不结了。一丁点儿也不焦虑。 北京辞职后今年4月漂来了昆明,在春城独乐乐。学习,看书,逛菜场,逛花市,宅家看电影,练壶铃,游泳,散步… 时间总是不够用的。一个人很充实啊
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基层”的态度,提升指战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切实解决指战员交友难的问题,5月11日,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机关工会组织10名优秀单身指战员参加“邂逅青春 遇见幸福”2021年昆明市单身职工交友联谊活动,与市直机关